當前長江流域雙季稻區即將進入育秧階段,單季稻區在4-5月份進入育秧階段,這是全年產量的起跑點,每年因育秧質量問題造成后期減產的案例頻頻出現。不同的地方氣候有所差異,雖不能一概而論,但根據水稻生長特性,依舊有很多共性需要我們注意,接下來一起分析一下。
一、確定播種時間
粳稻在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℃即可播種,秈稻必須穩定通過12℃才可播種,因為粳稻抗寒不抗旱,秈稻抗旱不抗寒。此外,農時之間可能產生沖突,這就需要我們適期遲播,也有利于在揚花期避開高溫,但遲播有臨界期,通過不同水稻品種安全齊穗期的不同來計算最遲播期。一般秋季連續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0℃(粳稻)、22℃(秈稻)、23℃(秈型雜交稻)的最后一天為安全齊穗期。根據品種說明,從播種到安全齊穗期的天數,倒推最遲播種期。
二、不同秧齡期管理要點
1、一齡期
濕長根,水長苗,一齡期正是扎根立苗的關鍵階段,土壤供氧好壞成為關鍵,要點是經常保持土壤濕潤,切忌干旱。一般遵循“晴天滿溝水、陰天半溝水、雨天排干水、烈日跑馬水?!痹谶@幾種常見情況下,水不上畦面,但如果早稻/中稻未來幾天有強降溫,必須上水護芽,或者有大風或暴雨天氣也應如此。若是連作晚稻,有條件的可以在夜晚灌跑馬水,不然最好在第二天清晨上一遍水,但在正午前要保證秧板水層滲干。
2、二齡期至三齡期
進入二齡期,淺灌為主,但遇到大風、暴雨、低溫寒潮的天氣,一定要灌深水護苗,特殊天氣過去,逐漸排淺水層,不能一蹴而就,不然會造成嚴重生理性缺水。
生理性失水
進入三齡期,秧苗通氣組織已經較為發達并且轉入自養階段,早施“斷奶肥”是保證4葉期增粗的重要舉措。建議第三片葉伸出葉鞘即可噴施“根正苗紅”,一袋一畝地,尤其是早期遇到特殊天氣,造成根系損傷的秧田,通過其中高含量氨基酸、腐殖酸及多種中微量元素,對恢復長勢至關重要。
高溫黃弱苗
高溫失水黃化